最近,俄罗斯的空军有点忙:先是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牛牛策略,19架被波兰击落;接着又有飞机进入罗马尼亚领空;结果9月19日,就在特朗普抱怨对普京失望之际,俄罗斯的三架米格31又进入了爱沙尼亚领空。
俄罗斯当然对此否认,说“我们是在公海上空飞”;但爱沙尼亚认为就是进入了我们的领空,而且不是晃一下就出来。
三架俄罗斯的米格战机在爱沙尼亚领空待了12分钟。待12分钟爱沙尼亚赶紧找北约磋商,赶紧让北约东翼包括意大利和其他国家的F-35过来驱赶、驱离。
俄罗斯这么做是为了什么?爱沙尼亚启动了北约第四条,那么对北约东翼又意味着什么?其实我们之前讲过:一是探测北约,看北约到底有多强硬——飞机不停进入领空,看你到底能做什么、敢做什么?
二是探测特朗普的态度——特朗普不停表示对普京失望,但实际上特朗普的“次级制裁”,真正的对俄罗斯的杀手锏一直没使。
咱也不知道8月15日两人在阿拉斯加峰会到底谈了什么、有什么交易牛牛策略,但特朗普一向对北约不感冒,不愿花钱保卫乌克兰,这事也是测试特朗普的态度。
三是从军事意义上分散北约注意力——北约三年多来给乌克兰大量援助,自己防空和炮弹都缺,俄罗斯通过测试让北约力量分散,别把弹药防空全押在乌克兰,这样有利于下一步俄军在乌克兰的行动。反正试试就试试,试不成再回来。
别说战争时期,即便是和平时期一不顺心,俄罗斯就派军舰到某国边上晃一圈——当年跟英国谈不顺,因为英国石油交易谈不拢,就派轰炸机飞到英国边上,俄罗斯一贯这样,习惯展示武力、展示肌肉。
对爱沙尼亚、对北约,磋商之后就是派更多飞机、更多防空系统布在东翼——芬兰、瑞典、爱沙尼亚一线。好巧不巧,欧盟外长卡娅·卡拉斯曾任爱沙尼亚总理,是位女士;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是位女士。
而普京内心深处一向瞧不起女人——当年喊泽连斯基“我的小美人”,瞧不上欧盟这些人:“就你们能跟我掰手腕?”这也是探测北约、探测欧洲内心深处想法。
最后看看爱沙尼亚到底是个什么国家。爱沙尼亚是紧邻俄罗斯的小国,靠芬兰牛牛策略,在波罗的海东岸。1710年起被俄罗斯帝国统治200多年;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顾不上它,它宣布独立,结果独立第二天德国人杀进来;一战二战期间被德控制。
后来德苏签《里宾特洛甫条约》密约,双方划分了欧洲的势力范围,当时苏联一看爱沙尼亚就在我边上,德国不管了,就在1940年杀进爱沙尼亚,逮捕领导层,有的被送到西伯利亚;紧接着1941年德军打苏联,爱沙尼亚把德国人当成解放者,在攻打红军的部队里边,还有一个爱沙尼亚师,爱沙尼亚组成的这么一个部队。
但是对爱沙尼亚来说很不幸,二战德国输了,苏军在爱沙尼亚就开始把他们大量的人口迁到西伯利亚。在二战之前爱沙尼亚有90%多的都是爱沙尼亚族。
但是经过苏联这么一个折腾,把爱沙尼亚人搬走 把俄罗斯人搬过来,1952年的时候,爱沙尼亚人——他们族的人在这个国家只占48%。
到现在他们人也不多:一共不到5万平方公里土地,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,130多万人。相对来说乌克兰是个大国,乌克兰是个大国;乌克兰现在在顿涅茨克丢失的地都比爱沙尼亚的领土多。
这就意味着,如果俄罗斯军队真的是“哗啦”一下杀进爱沙尼亚的话,这就很快它就难以抵挡,因为国家太小了。爱沙尼亚人觉得,芬兰就是个大国,我们能去芬兰打工,去芬兰挣点外汇回来,那就是在发达国家挣钱。
所以说爱沙尼亚就是一个常年处在这么一个位置的小国,内心和乌克兰、波兰一样极其痛恨俄罗斯人。所以说他们的女总理当了欧盟的外长,肯定是铁了心地坚定对抗俄罗斯。
但欧盟作为一个机构,它确实缺乏那种统一的外交实力,最后还要看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他们的脸色。所以这个女外长对抗俄罗斯的雄心壮志是有的牛牛策略,但是真能做到的确实也有限。
小麦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