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国施压下中印硬扛,俄却抛380万吨稀土橄榄枝,美能摆脱对华依赖? 西方28国联手施压第一资本,中印还没松口,俄罗斯却先抛出橄榄枝?据最新消息,俄罗斯打算向美国开放380万吨稀土资源,华盛顿能否借此摆脱对中国的依赖?这场国际博弈背后,究竟藏着怎样的算计? 日前,美国总统特朗普放话,正考虑对俄罗斯启动“第二阶段制裁”。美国财长贝森特紧随其后,宣称将联合欧洲27国,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二级关税。这一招可谓狠辣——欧美28国联手,试图用经济大棒迫使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停止进口俄原油,进而击垮俄罗斯经济。中国和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,自然成了首当其冲的目标。但截至目前,中印两国并未屈服,反而顶住了压力。倒是俄罗斯自己,先释放了缓和信号。 9号,在东方经济论坛上,俄罗斯稀土金属领域的官员迪穆哈梅多夫公开表示,俄方愿意与美国在稀土贸易上达成互利协议,甚至愿意向美国提供稀土及其他资源,条件是美国解除对俄基于稀土的高科技产品贸易制裁。这番话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:俄罗斯愿意用稀土换制裁松绑。在美国四处寻找稀土供应源的背景下,俄罗斯的提议无疑是一份“大礼”。
根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的数据,俄罗斯拥有15种稀土金属,总储量高达2870万吨,其中已开发或准备开发的储量达380万吨。一旦美俄达成协议,这380万吨稀土将迅速涌入美国市场,缓解其稀土供应压力。尤其是在中美关系紧张、美国急于寻找替代供应源的背景下,俄罗斯的提议显得尤为“及时”。那么,俄罗斯为何要主动让步?分析认为,俄方此举主要是为了拉住特朗普政府,避免美国出台新一轮制裁,从而减轻经济压力。只要美国点头,俄罗斯大概率会欣然供应稀土。 有人担心,随着美俄在稀土领域的合作加深,美国可能会摆脱对华依赖,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反制能力。但这种担忧其实大可不必。 首先,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是压倒性的。中国不仅稀土储量丰富,更掌握了从开采到精炼的全产业链技术,全球80%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手中。即便美俄合作,短期内也难以撼动这一格局。 其次,美俄合作面临严重的地缘政治障碍。尽管特朗普政府可能愿意与俄罗斯短暂合作,但美国政坛对俄罗斯的敌意根深蒂固,未来的美国政府未必会延续这一政策。事实上,基于长期战略考量,美国政府很难与俄罗斯建立稳定的稀土供应关系。
再者,俄罗斯在稀土加工技术上远落后于中国。俄罗斯的稀土矿床多位于西伯利亚或北极圈附近的偏远地区,缺乏公路、铁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,相关项目的启动需要西方技术和巨额投资。这不仅是技术难题,更是经济负担。以俄罗斯目前的基建水平,开发这些稀土资源将是场“持久战”,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应。 此外,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美俄合作难以一蹴而就。稀土并非单一元素,而是包含17种金属元素的大家族,不同元素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要求各异。中国在稀土分离和提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,决定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。美俄即使合作,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体系。
综合来看,俄罗斯此次抛出稀土橄榄枝,更多是出于减轻制裁压力的短期策略,而非长期战略选择。美俄在稀土领域的合作受到技术、基础设施、地缘政治等多重限制,注定难成气候。短期内,这一合作不会对全球稀土供应链造成显著影响,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依然稳固。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,但稀土这场博弈,远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候。
小麦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